电话:0715-8811795

经颅磁**

 二维码
发表时间:2022-12-24 18:19作者:咸宁市七彩梦康复医院

经颅磁刺激(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,简称TMS)利用磁场,对大脑皮层或外周神经进行一种非侵入式的,无疼痛的刺激,从而检测或调节改善大脑功能。在临床上,经颅磁刺激经常用来诊断和**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及精神疾病,是一种热门的神经调控技术。



【经颅磁刺激的物理学原理】

经颅磁技术是在高压大容量的电容上充电,再通过晶闸管触发开关放电,在很短的时间内,刺激线圈就会通过数千安培的电流,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,在线圈周围会产生一个1-5T的脉冲磁场。由于磁场在通过颅骨,头皮等高阻抗组织的时候,其强度不会衰减,因此,不会影响大脑皮质中产生的反向感应电流。反向感应电流的产生,改变了细胞的膜电位,当感应电流强度超过神经组织的兴奋阈值时,就会引起局部的大脑神经细胞产生去极化,引起兴奋性的动作电位,从而诱发一系列的生理变化。

经颅磁的基础电路原理图


【经颅磁刺激的神经生理学原理】

大脑内存在着非常复杂的神经网络,神经元细胞就是其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。神经元细胞在未接收到刺激时,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我们称之为静息电位,静息电位是一个内负外正的状态。当神经元细胞接收到一个小强度的刺激时,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部分开放,膜外的钠离子内流发生去极化现象,或者细胞膜上的氯离子通道部分开放,使膜内的氯离子外流发生超极化现象,基于此产生的电位变化,我们称之为局部电位。局部电位的大小与刺激强度和刺激时间有关,当局部电位达到神经元细胞的阈电位水平时,就可以理解为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快速、可逆、可传播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波动,我们称之为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就是神经元兴奋和活动的标志。神经元细胞会将动作电位的电信号传递到突触前膜,前膜释放化学分子再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,从而实现神经元之间膜电位信号的传递。

神经元细胞的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

神经元细胞


神经系统的可塑性,也是经颅磁实现调控作用的一个基础。神经可塑性,是指为主动适应和反映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,神经系统在活动中能发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,并维持一段时间的特点。由于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,处理,存储,提取都需要突触,因此神经可塑性中最基本,最重要的就是突触的可塑性。在突触的可塑性中,有两个重要的类型:长时程增强(LTP:由于突触连续高频活动而产生的可以延续数小时,甚至数日以上的突触强度的增强)和长时程抑制(LTD:由于突触低频连续活动而产生的持续的该突出强度的抑制)。研究发现,磁刺激的刺激强度,刺激频率和刺激模式都可以影响突触的LTP和LTD。


高频与低频

如上文所说,经颅磁是利用脉冲磁场来对大脑进行刺激的,因此,脉冲的频率是刺激**过程中的重要参数,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:我们将频率为1Hz(含1Hz)以下的称为低频经颅磁,将频率高于1Hz的称为高频经颅磁。一般情况下,高于5Hz的经颅磁刺激会诱发LTP,低频率的经颅磁刺激会诱发LTD。

突触


【抑郁症例子浅述】

我们的大脑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,左右半球都有一个脑区被称作背外侧前额叶(DLPFC),健康成人左右两侧背外侧前额叶的功能是相互平衡的,然而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左右两侧背外侧前额叶功能是不平衡的,左侧DLPFC功能异常减弱,右侧DLPFC功能异常增强。在这种情况下,就可以有两种经颅磁的**方案进行选择:对左侧DLPFC进行10Hz的高频刺激,实现兴奋的脑区调控功能;或对右侧DLPFC进行1Hz的低频刺激,实现抑制的脑区调控功能。目前10Hz高频的抑郁症**方案因为其疗效明确,效果优于低频刺激,已经广受各大指南推荐。1Hz低频的**方案,因为其安全系数更高,更适用于癫痫发作风险高的患者,也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。这两种**方案,同时在2017年被美国精神病协会推荐为临床应用方案,详情如图所示:

背外侧前额叶

经颅磁刺激正是这样,通过对刺激频率,刺激强度和刺激模式的调节改变,从而实现对不同脑区功能的兴奋和抑制的调控作用。




  • 通山县七彩梦康复中心

  • 嘉鱼县七彩梦康复中心

  • 通城县七彩梦康复中心


    • 联系电话:18671547067


微信扫码预约
扫一扫 关注我们